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俄罗斯的蜗牛为什么那么大)
俄罗斯的蜗牛为什么那么大,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俄在世界上敢与美国抗衡争斗叫板威胁美国霸主地位的二大力量之国。征服压倒不了中俄一旦中俄发展壮大超越美国,那中俄必耀武扬威力压威胁排挤摧毁美国称霸世界而身份地位低落,所以为了美国雄霸世界唯我独尊世界警察全球老大的地位,必置中俄衰败才心安理得。
有哪些奇葩的世界纪录?
和往年一样,今年书中的4000多个世界纪录中,很多都让人惊异。挑选了其中最奇葩的十个给大家瞧瞧。
【身上着火时被马拖行的最长距离】
这位名叫约瑟夫的大叔非常富有想象力。在浑身着火的情况下,创造了被马拖行500米的记录。当然,大叔也做了足够的保护措施,他身上穿着好几层不同材质的保护服。
【最年轻的长胡子女性】
来自英国斯劳的汉娜-考尔拥有长达15.24厘米的胡子。汉娜一直留着胡子,证书颁发时她的年龄是24岁零282天。汉娜是反欺凌积极分子,还是一位模特。
【最大的嘴】
来自德国的贝恩德-施密特有世界上最大的嘴。他的嘴巴张开后,有足足8.78cm宽。这项纪录是由一名牙医认证的。当时,牙医将金属棒放在贝恩斯上下门牙之间,测出了这项纪录。
【最大的双脚反转角度】
来自伦敦的14岁男孩麦斯威尔可以将双脚向后反转157度。他从小就有这项特异功能,并且,他还表示这一点也不痛。麦斯威尔平时穿着一种特制的鞋垫,保证自己的脚不偏离正常方向。否则,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向前走还是在向后走了。
【摞有最多冰淇淋球的甜筒】
54岁的意大利人迪米特里在一只甜筒上摞了121个冰淇淋球,打破了他去年109个的世界纪录。迪米特里原本在德国卖了多年冰淇淋,丰富的经验使他成为了这项纪录的保持者。
【30秒内最多的回弹球】
30岁的英格兰足球运动员约翰-法恩沃斯的纪录是28个。他还是另一项纪录的保持者在跑步机上持续颠球。他可以在29.82秒内保持足球不掉落。
【最长的卡车】
这辆卡车长达32英尺(约合9.75米),由美国一对夫妇布莱德和简制造。工作人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测量了它的长度。
【1分钟内狗狗表演最多项目】
在演员的配合下,狗狗帕森斯可以在1分钟内表演32个项目,包括站在演员手掌上等。帕森斯从小就接受训练,它的主人萨拉-汉弗莱今年50岁,来自英国。
【最聪明的猫】
图中的猫名叫迪格,它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20种不同的特技。它和主人罗伯特住在澳大利亚。
【最长的狗尾巴】
这只名叫科恩的5岁小狗有着世界上最长的狗尾巴,它的尾巴有76.7cm长,超过上一任记录保持者4.3cm。
收集了1277块史前粪便听起来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现在有人却因为收集这些史前大便获得了新的吉尼斯纪录!来自美国的George Frandsen在大学时的专业就是古生物学,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粪便化石。他的收藏品涵盖了美国的15个州以及全世界8个不同的国家。这1277块大便化石现在馆藏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南佛罗里达博物馆,同时这些化石也为Frandsen赢得了吉尼斯纪录保持者的头衔世界上收藏粪便化石最多的人。
Frandsen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视频中说道,真正让我在发现和收集这些化石中所感兴趣的是它们所呈现的史前生命和生态系统。收藏者解释说,粪便化石中包含着很多东西,有些是动物吞下还未消化的。这些东西的种类从植物到动物骨骼、鳞片不等,有时甚至还有牙齿。
来源于网路
最怕热的动物是什么?
外貌特征:极地冰虫是一种寡毛目环节动物,体形微小,长约1-2毫米,色彩为白色或透明,没有眼睛和触角,身体表面有细小的毛发。
习性和行为:极地冰虫是地球上唯一冻不死的生物,具有极高的耐寒能力。它们可以在极地低温下自由行走和捕食,但稍微升温便会融化成粘稠物。同时,它们对高温的抵抗能力非常脆弱,只要温度高于4摄氏度,冰虫的细胞膜就会溶解,细胞内的酶也会变成粘稠物。
栖息地和分布:极地冰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冰层和积雪中。
保护状况:目前极地冰虫的保护状况尚未评估。
2.北极熊
外貌特征: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体型巨大,皮肤为黑色,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或黄色。它们具有强壮的四肢和尖锐的爪子,头部较小,口鼻部较长,耳朵圆形。
习性和行为: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嗅觉极为灵敏。它们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60公里每小时,是世界百米冠军速度的1.5倍。北极熊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活动,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栖息地和分布: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包括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
保护状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极熊现在面临着生存威胁,被列为濒危物种。
3.南美洲栗鼠
外貌特征:南美洲栗鼠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体长约20-30厘米,体重约300-500克。栗鼠的毛发柔软,颜色有灰色、棕色和黑色等,尾巴长而厚实。
习性和行为:南美洲栗鼠是素食动物,主食为龙猫粮和提摩西草,需要经常磨牙。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是喜欢独处的动物。南美洲栗鼠是一种温和的动物,容易驯养。
栖息地和分布:南美洲栗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
保护状况:目前南美洲栗鼠的保护状况尚未评估。
二战时期大量使用的半履带装甲车?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半履带装甲车?好东西啊!当然这话是冲着军迷说的。
毕竟这玩意现在都绝版了,最后的身影您可以掐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算是这个点上,使用的国家也就剩下俩,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以色列。
至于日本为什么会使用,咱不关心,您可以一脚把他踢到一边,至于以色列会使用这东西,主要是他们兜兜里没有太多的钱。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会撇撇嘴,以色列没有钱?
哎!老黄历您也得翻不是?以色列的武装力量核心,就是装甲兵,而以色列装甲兵成立之初就是靠着捡破烂起家的。
1948年的五月十四号,以色列建国,他的军队也就是几辆从英国手里搞到的M3装甲车而已,然后在十八号的时候,又从加利利平原缴获一辆黎巴嫩的谢尔曼。
就这点装甲兵都不够塞牙缝的,所以在1948年的六月份,以色列就从欧洲进口了一百多辆M2和M3半履带装甲车。
这些装甲车用来人员输送和救援,因为以色列清楚的知道,战场上能够快速的进行兵力部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所以半履带装甲车才能在以色列生存到了七八十年代。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半履带装甲车。
说真格的如果半履带装甲车真的好的话,他也不至于在咱的视野中消失不是?
所以如今您想要看到这货的身影,您就得去历史博物馆里头,翻翻他还剩下什么遗留物吧!以供咱吊唁的了!
接下来咱说点半履带装甲车的历史,从这里您也能看到半履带装甲车为嘛会消失的原因。您都不知道,半履带式装甲车,这玩意和坦克在一战那会,几乎是一前一后出来的东西,但他没有坦克那么受人重视有出息。
坦克一出现,基本上很多国家都在专注这东西的研究。
而半履带装甲车似乎就被人遗忘了,直到二战的时候,这半履带装甲车又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半履带装甲车使用最多的,估计就是美国人和德国人,这俩国家在二战那会造的这种车辆加起来都有五万辆了。
欧洲,北非基本上都能看到这货的身影。
咋说呢?半履带装甲车的样子其实和大家伙印象中的样子,有点不一样。
他大体分成两个类别,这头一个是尾巴这块装两履带,前头再装一个履带,三条履带凑一个半履带装甲车,三条履带相对于装甲车的车体都是一半吗?这也算是半履带装甲车。
(小声告诉你一声,最早的坦克鼻祖就是三条履带的,那会还不叫坦克,叫越障碍拖拉机,干的活就是翻阅一战战壕的事。)
最后一种就是前边是橡胶轱辘,后边装俩履带的那种。
而这个还分两种,一种是橡胶轱辘是实心的,就那轱辘还特别的宽,开路上跟压路机那大碾子似的;另外一种,才是大家伙印象中橡胶轱辘是汽车轱辘的那种。
而最早造出这种半履带式装甲车的是法国人,他们在1923年的时候,就把这车造出来了。
二战把半履带式装甲车应用到巅峰的反而是德国人,然后才是美国人。
相对于美国人来说,德国人太爱这半履带装甲车了,以至于他们最后还造出了半履带式的摩托。
您别乐,回头您要是仔细看看《拯救大兵瑞恩》最后一幕,一帮人在大桥上死磕,那里头充当诱饵的就是一辆半履带式的摩托。
也只有德国这种铁憨憨,才能想到把摩托和半履带给挂了钩,研制这么个东西出来。
您别看这个小可爱,很不错,但体重也达到了惊人的一点五吨,光前进挡就有六个,倒挡还有俩,就这,才能坐三个人。
这上头安排了四个气缸,让这半履带式摩托在公路上行驶,可以开到七十公里每小时,当然与之做对比的就是他惊人的油耗。
就算是在公路上跑,一百公里也得烧掉十六升的汽油,如果要来个越野啥的,二十二升汽油顶上去都够呛。
有喜欢看漫画的,有一款叫《少女终末旅行》的,里头的主角开的就是这玩意,主角没事干就是拼命在路上找燃料,来伺候这个把油当汽水喝的家伙。
所以在现实中,这半履带式的摩托,他一般会在屁股后边挂上一截拉货的载具,目的就是给这半履带式摩托车准备随时喝油。
那么这款半履带的摩托车他的名字叫Sd.Kfz.2,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一下,看看喜欢不?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当时德国人咋就想起,让半履带和摩托进行了结合呢?”这个有两种说法。
这头一种说,这半履带式的摩托,设计出来是专门给山地部队使用的,目的是让这东西能够进行弹药运输。
这第二种说法,这半履带式的摩托,是给空军使用的,因为那会空降部队不能塞太重的东西到运输机里头。而且德国的Ju52运输机事实上,他也只能塞进去半履带式的摩托了。
空降部队之所以要这半履带式的摩托塞,是因为等到了落地的时候,可以作为牵引车使用。
那么那种更加的靠谱呢?小编感觉还是第二种,为空军设计的更加靠谱。
毕竟山地这环境,啥情况也能遇到,您能保证这个重达一点五吨的铁憨憨能爬上去?翻车都有可能吧,当然这是小编个人的一个浅薄看法,不代表正确的意见。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这个半履带式的摩托车,最终也没能在空降兵里头立住脚,他真正服役的地方是陆军。
德国陆军,尤其是在东线和苏联人打仗的德国陆军,他们超爱这玩意了。
因为东线相对于西线来说,道路更加的不好走,尤其是遇到下雨天,或者春暖花开的春天。
东线的大地基本上就把德国人的车辆,死死的黏在了大地上了,想痛痛快快走一个,别想了,没门!
而这种半履带式的摩托就不一样了,相对于这种泥路,那根本就不叫回事,开着就过去了。
当然,如果遇到能把前轮也陷进去的地方,德国人的做法相当的干脆,他们会把这半履带式的摩托前轮给卸掉,开着履带就能上路。
所以当时德国陆军就给厂子下了订单,点名就要这款半履带式的摩托,一直到二战结束,这玩意生产了大概有八千三百多辆。
相对于这庞大的数量,美国大兵很喜欢把这东西当做战利品,拉回家里去。
所以到目前为止,这款半履带式的摩托车保存下来的还真就不少,据说目前的行情可以卖到八万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事实上,这东西的实用性其实是很强的,所以战后,德国人将这东西改成了民用拖拉机和牵引车使用,而效果出奇的好。
当然了,半履带式的摩托车,也就是德国人这么干过而已。
大部分国家还是和半履带式装甲车较劲。德国和美国的半履带式装甲是不一样的,美国人造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他的履带大概占整车长度的二分之一,而德国就占了整车长度的三分之二。所以两种车型很容易判别,而这种装甲车一般的重量在十吨上下浮动,属于轻型装甲车一类。
德国人最出名的一款半履带式装甲车,是Sd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车,就这铁疙瘩,德国弄出了一个车族出来,足足有二十多个变型车,什么火箭发射车,装甲喷火车,甚至于架桥车和工程车都有,总之各种衍生型号,他们就生产了一万六千辆。
这款半履带式的装甲车主要的功用,是用来输送人员的,这里头除了驾驶员和车长之外,还可以容纳进去十个人。
这还不算,在车体的顶部,前边和后边分别还蹲这一挺7.92毫米机关枪。
不过这货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四面有装甲,而顶部是敞开的,这玩意极容易让人把手榴弹或者燃烧瓶之类的东西扔到里头。当然了居高临下朝里边开几枪也不是不可以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问了:“当时为什么要生产这么个既有轮子,还有履带的家伙呢?”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个东西,主要原因是早期的履带和车轮,这两种传动系统,不够成熟,双方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您比方说履带车辆,越野性能那不是吹牛皮,那爬个坡啦,过个坑啦,小意思,如履平地就是专门形容履带车辆的。
但他的缺点也是致命的,车辆的载重会受到限制,这也就算了,你别看那粗粗的履带,好像很可靠的样子,别提了,这货的寿命特别的短,尤其是经常越野,那履带的寿命那是咔咔的往下掉,收都收不住的。
您自己琢磨一下,一条履带多少钱,那可都是铁嘎达造出来的,成本那是相当高的。
所以使用履带式的车辆,这花出去的钱,跟那滔滔江水一样,一个奔腾下去,就看不到边了。
而轮式车辆相对于履带式的车辆,那轮胎能值几个钱?而且人家这寿命也高,顶多扎俩窟窿,来点胶水整点废轮胎,用锯条拉一下,拿火烤一烤,咔一下就补上去了。
所以轮式车辆的成本就低,再加上轮式车辆的搭载的重量还不错,这是轮式车辆的优点。
那么轮式车辆的缺点也是致命的,他只能在道路比较好的路段行驶,您要是给他来个越野啥的,就他这行走能力,比蜗牛都快不了多少,而且行驶的时候,请注意你的腰,不小心闪了,那就不好了。
当然你就算是在路上走,要是遇到啥雨雪天气,路打滑啥的,别想了,能把开车的坑满身泥点子不说,费半天劲,保不齐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有人想了,让履带和轮胎结合一下,结合一下他们的优点这不就成了吗?
这就和马和驴一结合出了一个骡子,是一个道理。
于是大家伙就看到了,半履带式车辆的诞生。
那么半履带式车辆确实如同发明者的想象一样,结合了履带和轮式车辆的优点,但同样他也继承了他们的缺点。
老话说得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实就是样样稀松是一样的。
半履带式装甲车他的越野能力赶不上履带式的,而公路的行驶能力和轮式车辆又差了一截。
而且这货的操控系统居然有两套,好吧你不得不服他的系统结构。大家伙都知道战场上的东西,您越搞的复杂,意味着这家伙的不靠谱。
那么时间走到现在,不管是履带式车辆,还是轮式车辆,他的技术都在高速的发展,已经弥补了之前的不足之处。
所以半履带式装甲车,这种想要结合履带和轮式车辆优点,却搞出个不上不下的东西,显然就没有了存在下去的必要,他就成为了被历史抛弃的东西。
最后呢?在说一点半履带式畅想出来的怪物。咋说呢?半履带这东西的创新在二战那会还真就多。
咱别的不说,就说新西兰人搞出一台半履带式坦克,这家伙装了一门四十毫米的火炮,外加一挺7.92毫米的机枪,炮塔还可以进行360°旋转,就问您厉害不?
这款坦克的目标是针对有可能入侵的日本人。
不得不说这位新西兰人的想法绝对可以,日本人那相对薄弱的豆丁坦克,这款半履带式的坦克,绝对够用了。
当然这款所谓的半履带式坦克,他和您想想的那种前边轮胎,后边履带是不一样的。
他有四个轮子,这四个轮子是在坦克的前后两头各装俩,然后中间是履带。
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可以把履带提起来,用轮胎行走,这样在公路上可以保持一小时七十三公里的速度。
当然要是越野的话,这就可以把履带放下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履带和轮子一块工作,越野能力可以达到一小时四十一公里。
听着是不是很不错的样子,还是那句话,越是复杂的东西,他越是不靠谱。
所以这玩意轮胎和履带进行转化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可靠性很差。
最后就造出了一款样车,然后没有任何人瞧的上,最后落到了战车博物馆,成为了一件文物。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世界三大主义是指什么?
现实主义
19世纪法国的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一种美术思潮。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起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既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指艺术的写实手法。“现实”一词出于拉丁文,意谓真实、实在。一般说来,现实主义是指那种“如实”描绘现实可触世界的艺术形式,有时又称“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抛弃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传说与古代英雄人物、浪漫主义的中世纪传奇、异国情调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眼光指向现实生活,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题材范围。
在艺术表现上,它重视自然美和真实美,以追求写实手法为特点,如实地描绘大自然和反映现实生活,倡导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对普通人生活的关切,对大自然的亲切描绘。
现实主义始于19世纪30至40年代的巴比松画派,得名于19世纪50年代的库尔贝画展,以客观性和典型性为基本特征,法国的现实主义迅速影响到荷兰、英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美国等国。从绘画史着眼,写实主义还“派生出了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间接影响了象征主义,直接发展成世纪末思潮和超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诸形式流派的总源头”。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原本,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对客观事物的提炼加工。现实主义更忠实于表现事物本体,而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对事物的提炼。现实主义是事物的再现,而现代主义赋予了事物更多的个人情感色彩和符号象征意义。不论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都是表现社会群体情感,并发出自己的呐喊。都具有浓重的人性表达意向。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艺术思潮。
一、现代主义诞生的背景
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因而欧洲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心态。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顿力学体系瓦解的影响,动摇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宇宙观。在文化哲学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使欧洲知识分子对古典哲学重新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大背景下,欧洲的知识分子很难不去怀疑和否定传统。
二、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有两大传统文学流派,一是现实主义,一是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可以看做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转变后形成的。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是对传统浪漫主义的转变,其代表作有很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走向一个极端,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之中。
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转变,其中的代表作有很著名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其文学创作的特点是:a.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b.描写的繁琐性,醉心于对偶然现象的琐碎的描写。c.鼓吹无思想性。提倡要向实验科学家那样纯客观地记录事实,排斥创作的主体性。自然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是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开端。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
1.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代表作家有庞德、艾略特。代表作品就是很著名的艾略特的《荒原》,还有那篇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庞德的《地铁车站》:
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2.表现主义。
什么是「表现」?要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词需要知道一个文学传统。
就是文学本质中的「表现论」和「再现论」的争论。
「再现论」认为文艺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文学作品应该做的是去模仿世界,不注重对人情感的表达,大部分的「再现论」观点的支持者都是理性主义者,比如柏拉图。
「表现论」认为文艺是作家心灵的表现。文学作品应该去表达人的感情和思想,不注重对现实的描写。大部分的「表现论」观点的支持者都是非理性主义者, 比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性心理学,克罗齐的直觉主义。
因此,我们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大概猜出来,这个20世纪出现的表现主义,应该追求的是对于人情感、精神的表达。认为文学不应当去客观地记录现实,而应当去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因此在作品上的特点就是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量的变形和抽象化,时空错杂。代表作就是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
《变形记》就是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整部小说就是主人公从这个「甲虫」的视角去看待格里高尔一家人以及整个资本社会。卡夫卡在这里对生活进行了抽象和变形,给读者一种不真实但却深刻的印象。卡夫卡的作品没有明确提出什么主题,不同的读者因此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其表现的是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有的人认为这是表现资本社会对人的异化。但总的来说,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量的变形和抽象化,这是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
3.意识流小说
这是很著名的,恐怕是人尽皆知的现代小说流派。很多人认为其来源于佛洛依德的潜意识学说,但其实不完全对,佛洛依德的潜意识学说只是其一个理论来源,其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来源是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这个学说认为理智都是不靠谱的,无法认识宇宙的本质的。人只有通过一种内在的体验,一种神秘的直觉方可把握这个世界。
而意识流小说则秉承了这个主张。具体来说,意识流小说描写的是主观的心理现实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因此多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喜欢打破时空的秩序和区别。 喜欢自由联想,认为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流越是自由的,其小说越能显示出意识表现和深层含义。 不喜欢理性地去分析事物,而爱用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下面这个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
4.存在主义文学
不少人喜欢把存在主义划分到后现代,但我觉得存在主义文学无论从本质上,还是其发展的时间上,它都应当毫无疑问地属于现代文学。有人甚至写文章论述了存在主义文学为何是现代主义文学(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吗?――中国文学网)
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是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是痛苦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
「存在先于本质」 意味着,生活本身是无意义的,人一生下来也并没有本质,人只有活着,经历了生活,才自己决定了自己的本质。因此,人是自由的人。正因为人生没有意义,所以人可以为自己选择意义。正因为人并不是一出生就被定义,所以人可以选择自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存在主义文学多从主人公所处的「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表现人的「自由」,从「荒谬」「痛苦」的世界中,去写主人公的选择。
代表作有加缪的《局外人》。
四、小结
从上述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主义有以下特点:
1.不再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描绘,描绘的多为心理现实,基本上属于文学「表现论」
2.采用的多为非线性叙事
3.普遍运用象征隐喻
4.更注重人的主体性,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5.对于一般人来说,现代主义小说很难读懂
6.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反叛,但是反叛意味还没有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