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安全运行:,共收录 35812 个站点!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问答 > 域名主机

阿里云是什(什么样的企业使用阿里云)

发布时间:2023-09-18 00:06:07  浏览:
本文目录

什么样的企业使用阿里云,阿里云是什?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在十周年庆典上宣布成立子公司“阿里云”,该公司将专注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和研发。

“阿里云”也成为继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之后的阿里巴巴集团第八家子公司。

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在杭州、北京和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机构。

阿里云的目标是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公司。

2013年底阿里云正筹划进军海外云服务市场。

根据计划,阿里云将在海外设立云数据中心,向部署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以及海外本土企业输出云计算服务能力

阿里云是基于什么平台开发的?

基于Linux开发。系统搭载了阿里云公司自主设计、架构、研发的系统核心虚拟机,增强了云端服务的能力,并提供与Dalvik虚拟机兼容的运行环境。通过海量云空间来同步和管理手机数据,数据可永久保存在云端并连通所有设备。

阿里云是蚂蚁集团的吗?

阿里云是蚂蚁集团的,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是一家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创立于2009年,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

阿里云带动了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使阿里集团彻底完成了去IOE工作,从零搭建自主的飞天系统,在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12306春运购票等应用场景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稳定性。还曾帮助用户抵御全球互联网史上最大的DDoS攻击。

有哪些品牌的手机使用阿里YunOS操作系统?

Yun OS的小伙伴不止30家,超过40家,而且不乏大厂商

从阿里每次对外公布的合作厂商情况来看,只能了解到10家左右。但根据工信部入网数据,截至今年10月15日,使用Yun OS的手机厂商42家、76款手机。加上刚刚合作的魅族MX4及飞利浦I966,应该是43家小伙伴,推出78款手机。其中,超过八成的手机厂商在深圳,平均每款手机销量10多万部。

为什么阿里公布的只有30多家呢?个人推测,有些合作厂商虽然通过了工信部入网测试,但在寻求运营商定制的过程中失败,最终手机没有上市销售,也没有被阿里计算在列。具体研究几家厂商。

1、不乏大厂商,未来有进一步合作可能

今年3月酷派入网1款使用YunOS的手机Coolpad 8079_T00,这款产品没有上市,或者悄悄走了运营商渠道。酷派的体量是魅族的几倍,在国内市场排名TOP5。可以判断:今年以来,YunOS一直在寻找与大厂商的合作,不排除未来与酷派等大厂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2、天语贡献最大,也是最早放弃合作的

说居功至伟也不为过,因为天语是YunOS最早的应用者、持续优化的推动者、大部分销量的贡献者。

天语是YunOS的第一个合作伙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推出了四款产品,天语W700、W800、小黄蜂和大黄蜂。2012年5月阿里公布手机销量(主要只前两款)突破100万部,2012年8月天语董事长荣秀丽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小黄蜂累计销量达300万部。对比Yun OS终端用户1000多万来看,天语手机销售占30%-40%。

业内曾有阿里入股天语的传闻,最终不欢而散。痛失天语,对YunOS是极大的损失。

3、海尔与宏碁都是OHA成员,却因为不同的原因停止合作

2012年宏碁准备了两款阿里云手机,在发布会前被谷歌紧急叫停,理由是要遵守OHA(以谷歌为核心的开放手机联盟)成员的承诺,支持统一的Android平台(谷歌Android),不发布不兼容的Android(YunOS)。YunOS与安卓的关系,这里不做解释。

大陆手机厂商中,海尔进入OHA排在前五(其他四位中兴、华为、联想、OPPO),但是海尔并没有被谷歌叫停。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争取手机厂商的时候,OHA因素是个较大隐患,但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魅族李楠在谈及OHA时也表示,虽然魅族不是OHA成员,在未来国际化拓展中,也存在这方面的风险,但相信真到这一步的时候,局面会有所改变。

海尔只推出一款YunOS手机,宣传声势很大,但销售效果并不理想。3个月后海尔推出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电脑多屏互动,除这一款手机外,其余使用的都是Android系统。之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4、小厂商们的诉求,YunOS抓住了什么痛点?

只有双方都找到了利益点,才会一拍而合。

2011年-2012年,Yun OS只做系统平台,合作伙伴只有天语、海尔、宏碁三家,基本属于国产二线厂商,还是有一定名气的。但三家的合作都以失败告终。

2013年开始,Yun OS采取生态战略。所谓生态战略,是指阿里巴巴通过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及云计算方面的能力,联合市面上优秀的设计公司、硬件厂商、通信运营商、开发者,资源互补,打造一套良性生态体系,帮助产业链上包括终端手机厂商在内的各环节都能获得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

这个生态中,有小厂商们最需要的东西。一是操作系统的二次开发难度下降,可以节省成本。二是淘宝、天猫平台成为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促进品牌曝光与销量提升。三是阿里巴巴投入10亿元扶持应用开发者和厂商,尤其是与厂商的销量分成机制,可以拿到实实在在的利润。

5、有些优秀的小伙伴,为什么会离开?

生态体系中的小伙伴,有合作一次就走的,比如小辣椒、康佳、朵唯、夏新。也有合作比较多的,比如卓普推出7款手机、欧奇5款、英特奇5款、基伍4款、波导3款、飞利浦3款。为什么有的伙伴会离开?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YunOS的稳定性依然有待提升,成熟度有待提高。我向几家运营商料了解阿里云手机入库测试情况,YunOS3.0之前测试轮次较多,软硬件结合适配等方面仍需提高。也有一些卓普手机用户反应,“阿里的系统几个月都不更新一次,很多新的应用都装不上。”另外,随着合作伙伴数量的增加,阿里在技术支持上也有所减少。

第二,YunOS可以降低操作系统二次开发成本不假,但更换平台的学习与适应成本也并不低。

第三,阿里的电商平台,并没有给所有小厂商曝光机会。当然,这里面可能是小厂商自己的产品不过关。也有些小厂商本来也没有想借助阿里的渠道平台,因为上面没有多少他们的用户群体。

第四,YunOS在概念上比较超前,很多手机用户无需这么“高端”的东西。尤其是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云服务没有优势。而小厂商的用户,在网络及ARPU方面,表现都很一般。

Yun OS与魅族合作后,对小伙伴们有何影响,小伙伴们命数几何?

国内真正做手机操作系统的,有中移动OMS、中联通沃OS、以及热热闹闹的COS,均不成功,阿里是走的最远的。从YunOS发布会工信部、科技部官员表态及YunOS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来看,阿里也将获得国家的大力扶持。YunOS即将迎来快速发展。

阿里的野心是要打造一个中国Android。在阿里的云端战略中,已经大量布局移动生活应用,智能手机等硬件产品承担着让阿里移动电子商务落地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未来的战略中,小厂商依然是重要的力量,只不过,要遵守阿里的规则。可以做出判断,在运营商压降费用之后,阿里将成为定制手机的重要力量,在产业链内的话语权逐步提升,这方面,阿里与运营商必有一战。

在争夺产业链话语权的过程中,有几步是必须要走的。比如,产品布局要包括高中低端,刚推出的飞利浦手机3000元以上,塑造高端形象。比如,手机厂商要大小兼顾,要在互联网渠道、社会渠道、运营商渠道都有布局。这里,魅族的合作是重要的一步,对于YunOS品牌度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快速提升销量规模,1000万的量与运营商体系下上亿的销量比,相差还远。

如果从继续培养中小厂商的角度出发,这些事情,阿里可能会加强,也算是我的建议。

1、技术支持。小厂商往往在技术实力上有所欠缺,这会加大开发周期。加强与小厂商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服务,会更得小厂商之心。

为何协鑫光伏中策橡胶等大企业都使用阿里云ET工业大脑?

最近ET大脑刷屏了哈!大家应该对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比较熟悉,之前在杭州、苏州等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交通治理上,ET城市大脑都发挥极强的作用。而ET工业大脑,是阿里云ET大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开展工作。

下面再来说说为什么大企业都青睐用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我总结了几点原因:

1.“大脑是阿里云工业云平台与其他平台最核心的区别”

ET工业大脑是让工业生产线上庞大的钢铁躯体拥有“智能大脑”,不仅仅是收集数据,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给出生产线上某个实际环节的最优解决方案。

2.深入车间工厂,与产业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阿里云跟其他公司的打法不一样,阿里云是从制造最核心的地方做起,深入到车间里去,看到工业生产最本质的制造环节。阿里云的工程师蹲车间、下基层,和工人们一起调优,阿里云已经把研发平台放到车间里。

可以说,阿里云是国内一个真正把技术沉淀到车间去的企业。这跟整个企业的战略很有关系,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就这么说过,他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不能只是炫技玩虚的,而是一定要跟产业结合,走产业AI的路线。只有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产业问题,人工智能才能产生价值。

3.阿里云很早开始与大型制造业企业合作,拥有很多成功案例。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天合光能将电池片A品率提升了7%;全球前三的中策橡胶将混炼胶合格率提升了5%;协鑫光伏将良品率提升了1%。

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阿里云的工业云平台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仅是纸上谈兵。目前阿里云将全国工业云总部设置在广东,目标是依据企业需求和场景,深度再造ET工业大脑,服务全国10万家制造企业。而且,规模达1000人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团队正在快速组建。

感觉未来的ET工业大脑将更加势不可挡,你怎么看?

文章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