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安全运行:,共收录 35812 个站点!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问答 > 域名主机

思科设备在工作中(BGP带宽和nat带宽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09-17 23:57:13  浏览:
本文目录

BGP带宽和nat带宽有什么区别,思科设备在工作中?

企业网常用的:

vlan

三层交换

stp

静态路由

ospf

nat

access-list访问列表

上面这些差不多了,我们还起了bgp mpls vpn,把运营商技术的引到企业网里,比大二层稳定多了

怎么才能实现两个网络的互通?

配置静态路由:在每个网关设备上配置静态路由,以便将流量从一个网络引导到另一个网络。这需要在每个网关设备上手动添加路由条目,确保正确匹配目标网络和下一跳地址。

2.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在每个网关设备上配置VPN服务器,可以创建一个安全的隧道,使数据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VPN可以将所有流量加密并封装在隧道中,从而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3. 配置BGP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自治系统之间建立路由信息的协议。通过在每个网关设备上配置BGP,可以将不同网络之间的路由信息同步,从而实现互通。

4. 使用中间设备:如果两个网关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使用中间设备(如防火墙或负载均衡器)来连接它们。这样可以简化网络拓扑结构,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运营商为啥不愿意部署IPv6?

由于中国的IP资源短缺,运营商无法给每一个人分一个固定IP,但是经过这么久的发展,中国的运营商已经有了自己解决方案,NAT。给用户分配私网地址而非我们平常所说的公网地址,细心的小伙伴一定早就发现了。

中国联通给我分配的就是一个私网地址。

这样一来就能解决IP资源不够的问题,而运营商的设备也大多是基于NAT来架设的。目前现状能够满足上网的需求,如果说没有足够大的动力,运营商对于更新换代推进的速度也是比较迟缓的。首先想到是技术问题,这项技术是否可以大规模的应用,是否有足够充分的方案和人才来应对升级迭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IPv4到IPv6的升级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做到无感知的替换服务比较困难,首先是因为IPv4和IPv6的兼容性不好,不能便捷的进行转变,互联互通都要经过隧道。其次,因为有许多核心设备架设比较早不支持IPv6,又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运营商想要替换这些设备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涉及到终端到传输路径方方面面的硬件升级,运营商制定技术路线后需要购买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软件的升级和替换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也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最开始要进入兼容模式,既要支持原先的IPv4又要支持新的IPv6,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来逐步完成,尤其是终端,这是运营商无法控制的。其次是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服务,比如说某个网站,也得经过逐步的开发,迭代最终支持IPv6。

向IPv6过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推动外,还要涵盖运营、设备、终端、内容、基础资源服务等多个环节,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

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内容?

在面试过程中网络基础知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理解模型:尤其必须理解OSI、TCP/IP、Cisco和纵深防御网络模型。

2、理解第二层相关问题:包括了冲突域、广播域、交换与集线、端口安全以及生成树的相关主题

3、理解第三层相关问题:包含了IP路由协议;内部路由协议、如RIPv1/v2 和OSPF;外部路由协议,如BGP、子网络、超网络;网络地址转换(nat)和IPv6

4、理解第四层相关问题:包含了TCP和UDP、会话的建立、报头和选项、端口地址转换以及常用端口

5、理解五到七层相关问题;包含了应用漏洞、特洛伊/蠕虫/病毒、内容过滤和IDS/ISP/IDP.

我又总结了一下在面试中经常被问到的知识点,算是比较全面的吧,如果大家发现了什么遗漏,希望大家可以提示一下,我会补充起来,方便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下面就是总结的技术点(按照问题出现的频率排列):

1、讲一讲交换机的学习机制

2、TCP的半连接状态是怎样的?

3、什么是DDOS攻击?和DOS攻击有什么区别?

4、DHCP动态分配IP的过程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

5、讲一讲什么是ARP协议?

6、ARP投毒过程和原理?该怎么防御ARP投毒?

7、讲一下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

8、讲一下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9、DHCP协议的功能?报文结构?

10、MAC泛红攻击的原理和过程?它的防御方式是什么?

11、ip报头格式是什么?

12、nat转换的原理是什么?和iptables的关系?

为什么公网ip少?

简单点讲吧,公网地址已经分配完了,现在都是用的NAT技术,这个技术实现私网转公网,DHCP只是一个自动分配ip地址的协议,这项技术不能解决地址不够用的问题,ipv6目前没有广泛使用,不过也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国际间通信是用的BGP协议来解决的。

文章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